
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準應包括四個方面:
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準應包括四個方面:
1.超越MRPⅡ范圍的集成功能
包括質量管理;試驗室管理;流程作業管理;配方管理;產品數據管理;維護管理;管制報告和倉庫管理。
2.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環境
包括既可支持離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環境;按照面向對象的業務模型組合業務過程的能力和國際范圍內的應用。
3.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,提高業務績效
包括在整個企業內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;模擬功能;決策支持和用于生產及分析的圖形能力。
4.支持開放的客戶機/服務器計算環境
包括客戶機/服務器體系結構;圖形用戶界面(GUI);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(CASE),面向對象技術;使用SQL對關系數據庫查詢;內部集成的工程系統、商業系統、數據采集和外部集成 (EDI)。
ERP是對MRPⅡ的超越,從本質上看,ERP仍然是以MRPⅡ為核心,但在功能和技術上卻超越了傳統的MRPⅡ,它是以顧客驅動的、基于時間的、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。
進一步地,我們可以從管理思想、軟件產品、管理系統三個層次給出它的定義:
1.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 Inc.提出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,其實質是在MRP II(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,“制造資源計劃”) 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面向供應鏈(Supply Chain)的管理思想;
2.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/服務器體系、關系數據庫結構、面向對象技術、圖形用戶界面、第四代語言(4GL)、網絡通訊等信息產業成果,以ERP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件產品;
3.是整合了企業管理理念、業務流程、基礎數據、人力物力、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。
它是從MRP(物料資源計劃)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,它擴展了MRP的功能,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,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,從供應鏈范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,是基于網絡經濟時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統。它對于改善企業業務流程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。ERP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出現的。從90年代開始,以SAP、Oracle為代表的國際著名ERP產品進入中國,并迅速擴展。接著,國內也相繼出現了一些早期ERP產品,例如開思ERP、利瑪ERP、和佳ERP及博科ERP等。
(來源:快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