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實際上支付寶的崛起,是各界商業銀行的遺憾,我們在內部說,實際上是商業銀行的恥辱,因為銀行天生是個支. . .
“實際上支付寶的崛起,是各界商業銀行的遺憾,我們在內部說,實際上是商業銀行的恥辱,因為銀行天生是個支付中介,你該干的事情沒有干,別人干了,心里面還酸溜溜的”,日前,在第一屆中國支付產業人才發展論壇上,有銀行人士如是感慨。
在前述銀行人士表示,支付寶的崛起是各界商業銀行的遺憾,而“余額寶的出現,實際上真的是‘狼來了’,規模迅速的崛起,對銀行來說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沖擊”。
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此前發布的一季報顯示,截至2014年3月31日,余額寶規模為5413億元,自成立日至3月31日為客戶累計實現收益75億元,其中2014年1季度為用戶盈利57億元。
該銀行人士表示,“現在銀行被互聯網金融逼得非常苦”,銀行靠擴張發展已經事過境遷了,靠驅動也難以修補,金融變革無法回避。他指出,銀行方面缺乏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互聯網思維人才。
但對于第三方支付的發展,德邦證券董事長姚文平日前有評價稱,阿里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理念、思維、文化基因不同,組織形式不同,客戶導向也不同。“管理方式和很多流程決定了傳統的金融機構對客戶的需求,是沒有感覺的”。
姚文平舉例稱,如果銀行的很多客戶有共同的潛在需求,銀行的匯報流程是,分理處先匯報給支行,支行再匯報給三級分行、二級分行、一級分行,再到總行的十幾個相關部門,再到分管副行行長,最后到行長,甚至還要董事長過問。由此,銀行的決策鏈離客戶太遠,金融機構對客戶需求的感知“特別的遲鈍、滯后”。
他直言,銀行自己去搞一個網上的金融超市,去賣金融產品,成功的案例很少,因為“天生就不是那個基因”。但他也強調,銀行可以做自己合適的,如并購等。(劉寶興)